各旗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大企事业单位:
《鄂尔多斯市全面提升外贸发展水平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2025年第1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25日
鄂尔多斯市全面提升外贸发展水平工作方案
为加快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开放型经济新体系,打造外贸发展新高地,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充分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立足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定位,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度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促进全市外贸实现快速提升,为服务和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对标先进,锚定强外贸目标任务,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和市场主体培育,大力提升开放平台运营发展水平,更大范围拓展国际市场、着力畅通国际贸易物流通道,通过稳存量引增量实现外贸快速提升。2025-2027年,力争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外贸主体实力明显增强,规模快速壮大,结构不断优化,培育进出口额超100亿元企业1家、超10亿元企业5家、超1亿元企业不少于20家,新引进有外贸进出口实绩的企业不少于100家。202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40亿元以上,2026年达到170亿元以上,2027年达到200亿元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产业集聚和市场主体培育
1.打造一批外贸产业集群。加快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国际化,打造装备、新能源、精细化工和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外贸新高地。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围绕汽车、羊绒、液晶面板等主导产业引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培育进出口额100亿元级外贸产业集群;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围绕综合保税业务集中引进大型加工贸易、保税物流企业,实施综合保税区提级晋位行动,重点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仓储、跨境电商等业态,对标综合保税区考核指标体系,加快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加工贸易项目,集中打造进出口额50亿元级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准格尔经济开发区、达拉特经济开发区、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里格经济开发区重点围绕化工产业,完善产业链配套,扩大硅铁、PVA、PVC、聚乙烯烃、黄原胶等化工产品出口,推进烯烃、丁辛醇、煤制油等化工项目延链补链,打造4个出口额10亿元级化工产业集群;蒙苏经济开发区围绕新能源装备产业,推动新能源“风光氢储车”全产业链发展,打造出口额10亿元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到2027年,培育进出口额百亿元级产业集群1个,进出口额50亿元级加工贸易产业集群1个,出口额10亿元级产业集群5个。(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达拉特旗、鄂托克旗、乌审旗人民政府)
2.加快运营跨境电商产业园。推动东胜区、伊金霍洛旗加快运营跨境电商产业园,争取引进知名跨境电商运营企业,采用委托运营或合作运营模式运营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发大宗产品跨境电商平台,引导传统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开展跨境电商专项对接和出海活动。开展跨境电商系列培训,每年组织跨境电商专题培训不少于2场次,举办跨境电商论坛、交流、研讨、考察等活动不少于12场次,培训跨境电商相关从业人员不少于200人次。支持东胜区、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与相关进出口协会等机构合作,在霍尔果斯、天津港等口岸监管仓设置鄂尔多斯商品仓,推动我市特色优势产品出口,同时拓展符合消费升级方向的中高端消费品进口,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全面推广空港跨境电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在全市各旗区商业中心开设跨境直营店或在大型商超设置跨境电商商品专区,借助融媒体、短视频、电视台等媒体,多渠道广泛宣传,全面推广扩大高端优质消费品销售规模,逐步辐射包头、乌海、榆林等周边地区,争取2025年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5亿元,2026年达到8亿元,2027年达到13亿元。(市商务局、鄂尔多斯海关、市外汇管理局,伊金霍洛旗、东胜区人民政府)
3.培育一批龙头外贸企业。突出扶优扶强,实施外贸领军企业培育行动,通过外经贸专项资金项目,集中优势资源支持企业做大外贸规模,加快对接引进大型外贸项目落地,全力支持有条件的外贸企业加快上市步伐,支持企业通过海外并购等方式提升技术水平,带动外贸发展,通过培优引强,逐步壮大外贸主体队伍,形成外贸龙头矩阵。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到2027年,培育进出口额超100亿元企业1家、超10亿元企业5家、超1亿元企业20家,10家企业进入全区外贸进出口50强。(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能源局、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旗区人民政府)
4.孵化一批中小微外贸企业。深入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建立梯度培育机制,全面落实小微企业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全覆盖政策,在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外贸集中地,建设3个中小微外贸企业创新孵化基地,分别由属地提供办公、培训、实践等配套服务,每个基地每年孵化中小微企业不少于30家。加大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支持力度,招引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在我市设立分(子)公司或与我市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企业合作,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海关注册登记、代理报关、出口退税、金融结算等服务。各旗区结合区位和产业特点,明确中小微企业市场主体培育目标,定期调度通报,争取到2027年全市通过海关注册登记中小微外贸企业达到300家,其中60%以上有实际外贸业务。(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旗区人民政府)
5.强化外贸企业招引。将外贸企业招引纳入全市招商引资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市级每年开展外贸专题招商活动不低于4场次,各旗区每年组织外贸专题招商对接活动不少于12场次,每个旗区每年引进外贸企业不少于10家,其中当年有进出口业绩的占比不低于30%。全市外贸集中地区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鄂托克螺旋藻产业园分别组建外贸招商队伍,明确招商目标任务,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招引汽车、新能源装备、羊绒产业链外贸企业,年招引外贸企业不少于5家,综合保税区重点招引加工贸易企业、保税物流和保税仓储企业,年招引外贸企业不少于10家,鄂托克螺旋藻产业园重点招引生物工程企业,年招引外贸企业不少于1家,全市年招引外贸企业不少于100家,引进当年有进出口业绩的不少于30家。(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各旗区人民政府)
(二)提升开放平台运营发展水平
1.加快推动综合保税区提级晋位。研究制定综合保税区提级晋位工作方案,加快提升综合保税区运营水平。全面清理存量问题,开展问题大排查,彻底清退违法违规和高风险企业,推动存量问题清零,建立信息化监管平台,与各行业监管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形成监管合力,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园区铁路专用线项目建设,多渠道解决开发建设资金,推动项目尽早开工,打通综保区铁路货运通道。加快已开工的羊绒加工、电子加工厂房建设,推动已签约项目尽快落地投产;组建综合保税区招商平台公司,派小分队分别常驻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外贸发达地区开展招商对接活动,明确招商任务和激励措施,定期调度统筹推进,确保每年引进“两头在外”(原料进口、产品出口)加工贸易项目2个、贸易项目10个;深化与天津港等海港联动,探索“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区港联动”模式,同时与中欧班列平台公司合作,开展“保税+中欧班列”业务,组建园区短驳运输服务公司,解决入区短倒运输问题,为锂电池、汽车等大宗产品在综合保税区出口创造便利条件;与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蒙苏园区等开发区联动,实现科技创新等成果共享。通过锻长板补短板,稳存量扩增量,力争2025年综合保税区贸易额达到60亿元以上,进入全国B类综合保税区序列,到2026年综合保税区贸易额达到80亿元以上、在全国B类综合保税区排名前进10位,到2027年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额达到100亿元以上、进入全国B类综合保税区中游序列。(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鄂尔多斯海关,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
2.高效运营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发挥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装备制造基地、现代羊绒产业园两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园自治区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外贸转型带动作用,按照“一平台一方案”要求,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鄂托克旗分别制定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提级晋位工作方案,明确晋位目标,定期调度工作进度,确保目标实现。做大做强汽车、电子、新能源装备、羊绒、螺旋藻产业,着力引进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知名羊绒品牌和大型生物化工企业,不断提升转型升级基地产业支撑和品牌孵化能力。争取通过三年时间,到2027年三个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进出口总额突破100亿元。(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鄂托克旗人民政府)
3.加快运营航空口岸指定监管场地。健全支持航空货运发展措施,推进航空口岸进境水果、食用水生动物和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运营,鄂尔多斯机场管理集团对接水果、食用水生动物和冰鲜水产品进口企业,采取合作或委托运营方式,开展水果、食用水生动物和冰鲜水产品进口业务,坚持腹舱货运和全货机进口同步发展,选择优势产品做大做强,辐射呼和浩特、包头、榆林、乌海、巴彦淖尔、银川等周边地区,力争通过三年培育发展,到2027年,水果、食用水生动物和冰鲜水产品年进口量达到300吨以上。(鄂尔多斯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市商务局、鄂尔多斯海关,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
(三)更大范围开拓国际市场
1.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借力区域全面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贸易协定,用好关税减免、通关简化、贸易投资便利化等制度红利,引导外贸企业保稳扩量,采取转口贸易等措施,最大限度规避贸易制裁,拓展在中东、南美新型市场产业链上下游环节贸易投资,助力企业降低贸易成本。加强国内区域协作互动,合力开拓共建“一带一路”市场,积极推进自贸区联动创新区申建工作,探索开展新型易货贸易,解决部分出口目标国无法结算问题,深化对俄蒙开放,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增强与俄蒙产业互补和资源共享,发挥农牧业、能源等产业优势,推动汽车、化工、农副产品等出口。(市商务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鄂尔多斯市委员会、鄂尔多斯海关)
2.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搭建对外展洽交流平台,办好中国·内蒙古新能源新材料大会、国际羊绒羊毛展览会等特色展会,积极参与中蒙博览会、中俄蒙工商论坛等区域性展洽会,用好进口博览会、消费品博览会、广交会、西洽会等国内国际展洽平台,引导传统行业开拓新兴市场,提升欧洲、南美、东盟、中东等市场占比,推广“交易会+自办展”“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多元化拓展新市场,引导企业借助国际贸易网络平台开拓市场,推进外贸“上线”,创新鄂尔多斯特色产品网上交易模式,开展精准对接洽谈。发挥外事、贸促等部门和行业协会职能作用,组织企业境外办展、参展,推动全市对外贸易从传统市场向多元化市场转变。(市商务局、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鄂尔多斯市委员会)
3.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工程,推动制造业龙头企业、行业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品牌建设。围绕电子、精细化工、机电设备、羊绒等优势产业,鼓励企业强化自主创新,延伸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打造国际知名品牌。支持企业取得AEO海关高级认证,支持企业自主研发,培育外贸自主品牌。树立跨境电商品牌意识,全面提升跨境电商品牌在终端市场的占有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外贸企业积极申请境外专利、商标注册和产品认证,提高国际竞争力。(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鄂尔多斯海关)
(四)畅通国际贸易物流通道
1.加快推进陆海通道建设。积极融入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机遇,加大对外贸配套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全方位畅通运输网络。加强“通江达海”非煤通道建设,挖掘国家能源集团运输潜力,发挥国能专用线、呼鄂线等铁路运力,提升东向通道运输能力,提高连接天津港、唐山港等主要出海港口铁路运输能力。构建一批铁路物流集散基地,加快推动鄂尔多斯铁路物流中心、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等铁路专用线建设,全流程发展多式联运,推进“一单制”,实现一站托运、一次收费、一单到底的联运体系,同时加强与周边各类物流平台对接融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交通运输局、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提升中欧班列通道功能。加快发运场站建设,东胜区、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尽快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三方合作协议,推动鄂尔多斯铁路物流基地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在铁路物流基地规划设置笼车班列、集装箱班列作业站台,满足我市主要“白货”品类发运作业。市鄂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对接班列发运重点关联单位,合力争取班列运力计划,最大限度满足出口企业发运需求,同时与粮食、油料等进口企业对接,回程运输进口原料,推动班列去回程双向发运。参考乌兰察布、呼和浩特等地中欧班列政策,研究制定我市支持中欧班列开行具体措施,保障中欧班列稳定发运。(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市鄂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东胜区人民政府)
3.加快发展国际航空运输。研究支持航空货运发展具体措施,开通至韩国、新加坡等地国际航线,保障外贸企业产品运输和人员往来,逐步拓展欧洲、东南亚、北美国际航线。发挥鄂尔多斯国际机场进境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等指定监管场地平台功能,发展水果、食用水生动物和冰鲜水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进口业务。力争通过三年培育,到2027年开通国际全货机航线2条,年国际货邮吞吐量达到2000吨以上。(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鄂尔多斯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五)强化外贸发展要素供给
1.强化配套政策支持。聚焦外贸提级晋位行动,用好外经贸专项资金,研究制定支持外贸、跨境电商、中欧班列、国际航空运输具体措施,重点加大对外贸企业培育、外贸平台建设等开放型经济支持力度,加大对重大外贸项目投资支持力度,保障外贸项目投资资金充沛。(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各旗区人民政府)
2.强化外贸人才引育。建立外贸人才导师制,开展外贸实操传帮带,东胜区、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分别设立外贸企业实训基地,每年组织外贸业务培训2场次。搭建“政校企”三方合作平台,支持院校开设国际贸易专业,保障各旗区(园区)引进专业外贸人才。从市直部门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培训后,充实到相关部门负责外贸业务,强化行政部门外贸人才供给。2025-2027年,每年培训外贸人才200人次以上,引进外贸人才30人左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商务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鄂尔多斯市委员会)
3.加大金融保险支撑。发挥金融机构的主力军作用,强化对外贸产业的金融支持,持续加大对跨境电商、装备制造、国际营销和售后服务体系、外贸品牌建设等新业态、新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市财政和资本市场服务中心协调解决相关企业融资问题,对接相关金融机构解决对俄贸易结算问题,支持东胜区、伊金霍洛旗、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有条件旗区(园区)设立外贸企业融资担保资金,为企业提供融资贴息资金支持,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加大汇率避险产品推广力度,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作用,支持企业开展汇率避险增信服务,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信保融资规模,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金融产品创新。(市财政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鄂尔多斯监管分局、中国人民银行鄂尔多斯市分行)
4.完善第三方服务体系。对接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引导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利用第三方电商平台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在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东胜区跨境电商孵化基地,为企业提供平台对接业务指导服务;对接引进跨境电商科技企业,为企业开展直播代理、跨境营销赋能,提升企业国际营销能力;对接引进知名国际物流企业,为外贸企业提供国际运输代理服务;对接引进跨境电商金融机构,为跨境电商、大宗贸易等企业提供跨境金融结算服务;根据外贸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天津、杭州、深圳等地大型外贸综合服务机构在我市设立分公司或分支机构,为外贸企业提供报关、退税、许可证申领等外贸综合服务。(市商务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鄂尔多斯市委员会、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胜区、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提升外贸水平工作组,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由市人民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各旗区(园区)要把外贸提档升级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步研究制定外贸提档升级工作举措,并成立工作组,科学统筹配置各类要素、政策资源,强化外贸项目招引,市直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加快形成合力,紧盯目标任务,对标对表落地落实。
(二)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提高通关效率和货物流通效率,降低物流通关成本,提高退税效率,充分学习杭州、宁波、台州等地,打造一流外贸营商环境,吸引周边地区进出口业务向我市聚集,打造对外贸易新高地。
(三)强化督导落实。各旗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重点工作任务,细化工作举措,压实工作责任,抓好工作落实。进一步优化考评体系,突出过程管控和结果导向,形成“月通报、季点评、年考核”工作考评机制,提高外贸指标在全市“五位一体”考核中的权重占比,强化督查考核结果应用。